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6

2016-9-28 圓山儲水池、圓山水神社


水是一切。

台北至今還能留存陽明山竹子湖、陽明湧泉一路以來的水道系統,實在很不容易。在歷經2016.9.27的梅姬颱風侵襲,台北市再度飽受原水濁度飆高而需停水威脅之際,想起這個極少人往訪的景點,再次來走走看看。

"活水頭"是日本常見的陰刻,是台北市第一任長官(市尹)武藤針五郎在昭和6年(1931年)所題。



今天的活水頭,其上的藤蔓多數已遭斷根處理。是儲水池的西側氣曝室。

2011-4-18的春季模樣


據說內部的模樣,"貯水池格局方正,內部保存相當完整,採正方形的間隔設計,有S型的導流壁,走進其中就像一座迷宮,若能點起燈光,民眾便能體驗這項建築的細緻考究。"(照片及文字均錄自: http://www.cust.edu.tw/gec/hwlight/water_myth_phil102-2/extra_activity/fieldtrip_activity_02.html)

氣曝室旁邊小屋


小屋內部

小屋外部


小屋內部

相對於西側氣曝室,有一藤蔓掩沒之建物,概看應是與西側氣曝室相對之建物。

依據早期照片,氣曝室確實東西二座,上方近基隆河,就是現在清楚看見"活水頭"的西側氣曝室。一根一根應該就是通氣管。(照片錄自: http://www.cust.edu.tw/gec/hwlight/water_myth_phil102-2/extra_activity/fieldtrip_activity_02.html)


經過清理後的"八角配水井"現況

當年(2011年)被旁邊的大榕樹侵蝕的模樣,部分建物已遭氣根、樹幹毀損。

東側被藤蔓淹沒的氣曝室旁,還留著當年的調節閥門。

八角配水井內部(現在都沒鎖,但看地板不曉得是不是鐵質?感覺已鏽,有危險吧~)

儲水池及鋪氣孔

當年好像是長這樣(照片錄自: http://www.cust.edu.tw/gec/hwlight/water_myth_phil102-2/extra_activity/fieldtrip_activity_02.html)



圓山水神社,可能因為當年位置相對隱密,所以因為"去日本化"而被改變的部分稍微有限。這碑是國民政府時期,水公司所樹立。

狛犬(雄)

狛犬(雌)

今天的神社主體。

本來舊有日治時期的建物早已毀損不存,現有亭子應是國民政府時期所建,有一陣子是奉祀水仙尊王(大禹),今天看到卻是一個日本式神社的小廟龕。

2011年時曾經是一物不存(2011-4-18)

多次來看,就可以清楚瞥見時空、社會、政治、人...都是不斷在變遷的。


形制還是清楚可見,包括參道、狛犬、石燈籠等相對位置,左為水手舍、右為"圓身水神社"社名碑。

目前台灣保存較有日式風味的神社,印象深刻的,一個是較小的這個"圓山水神社",藏在水公司後方山坡上;另一個是較大型,日本風味更完整的"桃園神社",現在是桃園忠烈祠。


當年捐獻人名碑,現在被當作休憩的石桌,擺置在社名碑不遠處。

之後騎單車到河邊去看會上升的三腳渡"天德宮"。(好想有機會看它爬升起來啊~)

附錄:


2022-8-6 環七星山

上次來環七星山,是2021年的春分,至今正好1年半。秋分之前仍是大熱的「大暑」,據說台北市今天達36.4度,再來一次環七星山。 正是起點靠近公車總站,標示里程為13公里。但今日航跡資料,顯示至少為14.5公里。全程不算快,也不算慢,該休息好好休息,花了6小時。 如預期的,在小油坑...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