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7, 2015

2015-6-27 哈盆越嶺古道 7.5K

北部三條知名越嶺道之一(桶后、巴福、哈盆)。此處生態豐富,路況多變,溪谷更有多處灘地,有些地方水勢不大,因此無論是單日、多日;露營、戲水、溪釣;甚至行前訓練,都非常適合。

路況良好,雖然有多處因颱風毀損,必須高遶或低遶通過,但仍是很好的一條路線。而且,顯然是熟門熟路山友口袋名單壓箱寶,沿途竟也能遇到多年的朋友,還不只一位,太有趣了。

不過今日氣溫高,雖處在台灣亞馬遜,不必直射日曬,但輻射熱還是讓人覺得很烤的很不舒服,雖喝了水、也準備了、煮了一大堆的水,但到出口時水壺可是幾乎見底,汗如雨下。熱天爬山,體力損耗好大,覺得腿差一點斷了。

6:45AM從台北市中心出發,天清氣爽。轉進烏來方向,新烏路簡直是一個大運動場,除了假日常見的重機,還有一群群看來是越野跑的朋友。他們為什麼不睡覺?整個氛圍讓人精神提振啊~

回來一查,發現是桶後越嶺馬拉松,53K,也太拼了,越嶺那一段路況很辛苦啊。還好不是哈盆越嶺,送君千里,終需一別。bye~

哈盆位於山地經常管制區,需辦理入山登記,可以在網路申辦,也可以在現場隨到隨辦。管制站設在107市道6.5K處,雖然柵欄經常半開,開過去也沒人攔,但有時柵欄是會放下的。車子差一點直接開過去,進去登記一下,連證件也沒有要看的意思,簡單登記就可以續行了。登記本就放在值班台。

台灣因為歷史背景因素,延續日治時期的山地管制,國家安全法是主要法源,分為經常管制區及特定管制區。雖然目前山地管制的必要性實在很模糊,但就登山而言,如將之視為簽到註記,其實也是多一層登山安全保障。



管制柵欄門經常半開,但它其實有一個舉放式柵欄,也可能放下,例如下午驅車離去時,柵欄就是放下來的。

進來信賢、福山一帶,路邊小溪瀑就不時出現了,這裡是蘭吼瀑布觀景台(107市道 9K),其實這樣隨便走應該也是很優閒。

導航到路都沒了,沒錯,福山村到了,107道路盡頭,就是福山村,不進福山村,107市道17K處左轉下往福山一號橋,而後續沿道路行至近頭,就是哈盆越嶺登山口,此去約10分鐘。

7:58AM,好早啊,從市中心出發至登山口,約需90分鐘,不耐搭車的,暈車機率應該是很高的。

福山一號橋。過橋右側,可以下到溪邊,就是卡拉莫基步道,沿溪行,就會接上待會兒要走的哈盆越嶺古道,但入口目前被柵欄擋著,應該是封閉待修吧。


產業道路到這裡盡頭了,盡頭前不遠,就是哈盆越嶺登山口。路邊停車,路幅夠寬,還算好停。

波露山(2等三角點 1418M)登山口,此去約4.2K,從等高線看起來應該是很硬的路線。

山上難免

看到這盛況了

登山口

山友被迫認識並熟記好幾個颱風的名字,這次是蘇拉。

哈盆越嶺古道 0K就從這裡開始,哈盆越嶺古道是屬於區域步道,和國家步道均屬於全國步道系統。從此處就是台階一路往下,隨後100M處與卡拉莫基步道相連。

雖然路標直指9.12KM的哈盆露營地,但目前官方整建開放的步道範圍就是0K道7.5K,露門溪交會處。

右方卡拉莫基步道來會,往左往哈盆越嶺道。

卡拉莫基步道目前看來似乎少人行。

依據路牌,這裡寫往哈盆露營地9120M,約203分鐘,這意思是走行速度高達2.7公里耶,本人這大熱天,一路趕,實證結果,時速3KM,但人已經熱到快掛了,回家一躺下還爬不起來,這速度會要命的。此路線有些部分已經毀損,需要高低繞,所以還是以2-2.5KM/小時估算走起來比較舒適,如果重裝進去露營,更應該放寬些。

初段經竹林,初起的晨光。咦,我那車燈有沒有關?台九甲線說要開大燈,害我不能用大燈AUTO功能,結果忘了關大燈,完了,回來會不會沒法發動? 從此一路忐忑,不知要不要修改劃,提早回程,想打電話問賣車業務,然後又是"只有遠傳 沒有訊號"...

這路線,越走、越看,就知道不簡單。目前,此地仍是台北福山村、宜蘭崙埤村兩地從此遷居之泰雅族人共同的傳統獵場,原住民仍經常利用往來通行。 

每0.5K,多有里程碑。

哈盆越嶺自從哈盆自然保留區公告及福山植物園成立,就無法任意由福山植物園端進出,一般資料均僅見"未經申請,必遭逐出"之類記載,但是否確能如此申請路線,印象中資料幾乎不曾見之。

受此現實管制影響,傳統均由台北福山村端進出哈盆越嶺,近年越嶺路線亦開始有連接日治時期路線中嶺越嶺連走哈盆的走法,但距離長達25K,一般由宜蘭端進,台北端出。

滑落倒木


啊,這是什麼?

最近山上很多啊,是渦蟲,很特別的生物,如果你把他左右剖半,可是會再生成二隻喔~

渦蟲可以延伸的很長

雖然很多人不習慣,但牠不咬人不吸血,對於生存環境要求嚴苛,所以也是一種環境指標。

整個路況大致平坦,也因為這樣,才讓我心底浮起一種熟悉感,這樣的平坦坡度及寬度,很像日治時期為監視原住民而開的警備道路。經查,果不其然,這路線在日本時期整治成警備道,沿山腰行走,可以續接中嶺古道往宜蘭崙埤,形成一條從台北往宜蘭的道路。


這橋面已經很幾根橫置圓木腐朽掉落,讓人心驚驚,只容一人行走。

此處林相茂密原始,和台灣很多中海拔山區純林大不同,很多附生植物。鳥巢蕨、書帶蕨都非常茂盛。 

經過不少大小溪澗

水都是相當清澈,這一帶真是大台北、宜蘭供水寶庫,要珍惜啊~

越過溪後還要攀木梯,路線具有變化性,適合路線、背負等訓練。


在鞍部休憩地休息,這地方空間不小。資料表示,此路另有叉路(不明顯)往波露山,但顯然沒有本文伊始所提產業道路終端之登山口好走。

繼續走,路況還是這麼好,這一路雖都叫做哈盆,但並沒有進入哈盆自然保留區。



波露溪越溪處,從步道下到此越溪處道路況毀損比較嚴重,不好走,要非常注意。

這地方溪水比較大,穿登山鞋的山友過得比較小心,穿雨鞋的我在旁等待觀看。待他們越溪後一看,咦,是登山認識的朋友,世界真小。他們比較享受生活,將從5.7K下切溪邊灘地露營。結果回程時,又遇到另外一位。世界真小,山上也不能使壞,哈哈~

此處越溪時的水況

5.5K之後,可以見到此處的理想營地。


接近7.5K,再度見到公告牌。但事實上,目前本步道是經整修開放之狀態,過倒木需小心。

整建之步道,止於此處,南勢溪與露門溪交會口。

此處水勢及山景、陽光,讓人感到今日行可以止於此真是太完美了,心曠神怡的所在。 

  


為什麼不繼續走? 誰給我可以穿到這麼高的雨鞋,我就考慮。此去哈盆營地,不到2K,有人跟我一樣在此享受清涼、游泳、潛水,有人續行。

他游他的泳,我煮我的飯。

背下這顆石頭,怎麼這麼符合人體工學?完全貼合,超爽的~(搬回家?)

水多好、多綠啊 

什麼五星級?比不上這杯~

哇嗚~ 

仔細一看,此處還有日本時期鐵線橋(吊橋)的遺跡。

日本時期鐵線橋是將幾條鋼纜並行束緊,和後來之吊橋鋼纜是以絞合方式處理,有明顯不同。圖為瓦拉米步道山風二號吊橋,少數日本時期鋼纜與現代鋼纜並存的吊橋,下側為日本時期鋼纜,上方較粗為現代鋼纜,可以看見明顯差異。哈盆宜留於地上遺跡,顯然為典型日本時期鋼纜。


亞馬遜不是蓋的

倒木要如何過?瘦瘦過~



回程已經熱到爆,褲子都穿不住了~

沒有他,可能回不到出口。

2:00 PM 回到步道口,連同午餐休憩,約6小時,來回15.5K

最後這100米,每次看到這種終端大魔王、好漢坡,都讓人腿軟。我願意出200元,誰要背我上去,走完都要抽筋了~

很美的烏來,很美的福山,很美的哈盆越嶺古道。




2022-8-6 環七星山

上次來環七星山,是2021年的春分,至今正好1年半。秋分之前仍是大熱的「大暑」,據說台北市今天達36.4度,再來一次環七星山。 正是起點靠近公車總站,標示里程為13公里。但今日航跡資料,顯示至少為14.5公里。全程不算快,也不算慢,該休息好好休息,花了6小時。 如預期的,在小油坑...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