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4, 2011

2011-9-4 走踏陽明山系列---菜公坑古道東線、菜公坑瀑布、稜格尾古道、烘爐山、十八彎古道O型

前言 近半年在陽明山之活動區域,偏向平等里幾條上擎天崗之古道,此處四通八達,各種等級之步道交錯,因此超過半年,或個人或團體,均在此區域古道悠遊。在為登山社團籌辦擎天崗大會師後,此區古道之探索似乎可告一個段落,再度想看看還有哪些路徑值得一探。先前一段時間,陸續接觸淡基橫斷古道之資訊,也看到菜公坑一帶陸續有登山客及團體探索其間,延續二年前對於此一區域"點"的探索(菜公坑山枕頭山烘爐山),於是決定來規劃個路線試走看看。
路線選擇 考量路程、地形,顯然又將是一個人的行程(登山聖經一再提醒避免一人登山,果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菜公坑步道群在國家公園踏查以及民間走行資料,至少就有菜公坑古道東線、燒炭古道、西線等路線以及登小觀音山等路線,原本想何不來個東線、西線O型?但閱讀資料時,一再發現西線回菜公坑一段為陡峭路線,需四肢併用,個人對於"古道"何以採此陡徑直上?如何民生利用?老實說,不是沒有疑問;加上希望O型安排,因此乾脆自己畫個O,決定從東線起行,經烘爐山走稜格尾古道至巴拉卡公路,再轉一段十八彎古道回大屯自然公園。
行前狀況 入秋了,上週南瑪都颱風遠去後,天氣逐漸偏向穩定,今天一早決定出發。今日抵達大屯自然公園停車場時,約為7:50AM,車輛不多。未起行前,發現今日身體狀況並不佳,首先為日昨未得好眠,加上胃腸不適,因此先到遊客中心解決問題,左思右量,決定仍按照原計畫出發,行至菜公坑山第一登山口,自此登山口出發時,約為8:24AM。
8:04AM 停好車經過此處,此道路旁排水溝盡頭即為十八彎古道之出口,一個大O後,預計幾個小時候將從此鑽出來。
菜公坑山第一登山口附近之告示牌,今日所行路線無一在正式之告示牌出現。
菜公坑古道東線 前行沒幾步,即見山徑離開叉路,此即菜公坑古道之起始處,一開始即為下坡。
叉路口有一基石,相當明顯。
此去一路陡下,老實說,並不好走,岩石、盤根,上上下下,左右起伏,須時時注意路況前行,且因為是陡下,因此必須全神貫注,慎防踩空或滑倒。
8:32AM 見一國家公園界碑,為77年3月所立。2009-2-10在往百拉卡山(枕頭山)之路上,也有一相同界碑。
路上倒木不少(事實上今日所選路線倒木均多),路況並不能說是很容易。

石中樹奇景
8:45AM 在此遇見一登山隊十數人,寒暄幾句,讓其先行,其好意交付資料參考,才知是"北台文史部落格"以及"蘋果隊"的隊伍。原來是大師蒞臨啊,真是失敬!失敬!此一路線,以專業登山者較多,未見一般遊客。
此隊伍腳程還不錯,轉眼就消失於遠方(稍後竟又在菜公坑瀑布相遇)
9:02AM 一路小心下行至叉路口,見水管,依據GPS,此叉路續行即可抵下方菜公坑聚落遺址,右轉則可以往看菜公坑瀑布,惟可能需原路折返,但既然來此,不看一下豈不可惜,決定沿GPS路徑及水管探看一下。
路況尚好,但有部分路基崩落或接近陡下邊坡,路幅較狹,小心即是。
申跋,Arisaema ringens,天南星科,天南星屬。
9:07AM 見一集水水塔,剛剛一路所見之水管均源自此處,上方水管,則繼續向上接往菜公坑瀑布集水潭。
 
接近瀑布處陸續有幾個大小集水設施
瀑布已達,但瀑布安在?
菜公坑瀑布 前方黑色岩石壁面即是原來之瀑布區,水量極少,因此看來水管又續蜿蜒往上搶水去了。水量極少又有難看水管橫亙其間,恕我說一句:"今日真是沒看頭!!"
在此又遇見北台文史部落格及蘋果隊之隊伍,他們看完瀑布,未循原路回,續往"燒炭古道"方向,據說是要往淡水出去,他們應該是要往三板橋或北新莊一帶出去,領隊熱情邀請參與同行,告以打算此區一人再走走,因此在此分行。隨後回到9:02AM叉路口,路上再遇另一隊伍及個人登山客問路況。
此路線續往下,路線逐漸平緩,路幅漸寬,壘石遺跡相當的多,此地原有不小之聚落,應殆無疑問。
此後路徑漸寬,路幅足供小型車通行。
突然眼前出現一個完整之炭窯,除頂部崩壞外,壁面壘石仍相當完整,以其圍繞面積來看,規模不算小,專家有云先前此區產茶,需大量木炭作為烘培之用,可以印證。
9:47AM 出現人工栽種植株,不久,大型水泥儲水槽已到。
此地開始有水泥產業道路,應該是為維護此一水源之用,旁邊另有鋼製儲水桶,溢出水流不竭,此時飲用水已約用盡,在此補充水,並使用SteriPEN殺菌備用。在此休息補充能量包後續前行,參考資料後,決定沿水泥產業道路下行。
水泥產業道路路況良好,可供車行。
稜格尾古道 10:03AM 下山水泥產業道路某一轉彎處,有不明顯標記曰"西線",而稜格尾古道(有人稱稜"隔"尾古道),看來是經烘爐山連接百拉卡公路,因此相當部分,是與"菜公坑古道西線"重疊。再次細看,有一些布條,因此此路線應為正確路線,但路口草掩路跡,因此實在有點猶豫,屈身向前,初而未查,竟然好大一張人面蜘蛛網迎面而來,顯然無人通過,立即後退處理後,硬著頭皮還是決定續行,進入路口附近後,路跡倒是清楚許多。
稜格尾古道,是當地人上烘爐山的道路,目前可以從菜公坑聚落方向以及百拉卡公路二個方向上去烘爐山,上次是從把拉卡公路上去,當時爬山不久,拿個GPS也是到處闖闖,但上到山上也不敢再深入亂走了,二年半後的現在則是要從另一個方向(菜公坑)上烘爐山。
10:04AM 見一叉路,研判前行係往民宅,左轉為菜公坑古道西線、烘爐山共同方向,決定往左行。
往烘爐山方向以及菜公坑古道西線,人跡比菜公坑古道東線少很多,因此路況更為原始,路跡雖有,但也看得出並無多人行走,路上可見變異側腹胡蜂之巢穴就位於伸手可及之處,如不慎搖晃樹枝,即可能引峰傾巢而出,在此人煙罕至之地,更不能馬虎,因此走來須更小心,避免不必要拍打振動。
此區路線不易辨識,在此走錯好幾處路(可見GPS行跡),GPS在此附近之定位看得出也有些偏差,幸而均逐漸修正回正確路徑。
10:39AM 至菜公坑古道西線及烘爐山叉路口,走菜公坑古道東、西線O型的山友,會在此先前往烘爐山一探再回此處續攻陡上的西線路線回大屯自然公園附近的枕頭山(百拉卡山),我則依據今日計畫,往烘爐山,依藍天隊註記,約十分鐘可達。
烘爐山 10:45AM 烘爐山,海拔記曰656米,無基石,繼2009-2-10首訪後,此次從另一線方向再度回來。



之後沿上次已走過的路線下山,途徑上遠遠看見幾處規模不小之墓,應是早期當地人氏,依據資料,此區域早期有茶葉、藍錠等物產及炭窯,開發甚早。此山徑末端為之字行下山,與公司田溪的一條支流(目前為乾溪溝)交會於百拉卡公路。
11:00AM 轉眼已達巴拉卡公路(5.1K)
巴拉卡公路人車不多,但公路車(單車)不少,看著近年的單車風氣,不禁想著就安全性而言究竟是登山危險?還是單車危險?
十八彎古道 出路口左轉前行約500米,抵達十八彎古道與百拉卡公路交會處(5.6K),此一路線,是所謂淡基橫斷古道之一段遺跡,光緒十八年(1892)清政府開鑿此一路線,清軍藉由此古道在淡水及基隆間部屬及移防,但時間僅有三年,1895年,清廷於甲午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此一路線當然不再見清軍行走。此路線上居民對此段歷史都有相當之印象,此處下去,可通車埕50號民宅,杜聰明先生之故居即在此附近,杜氏小時候也是走這些古道辛苦上學,對於清軍日夜行走於古道,自幼耳聞,其曾在1956年淡水國民學校校慶演講上倡議建碑紀念這些離鄉無依的河南勇,惟迄今未獲重視。
在此小憩,因天氣炎熱,體力損耗,以GPS計算此處至十八彎古道另一端點,約1.5公里,驚覺超過預期,但既已至此,也只有硬著頭皮前行,路線入口即在前方鐵架廢墟旁,有明顯布條。
十八彎古道入口
一開始即是沿乾溪溝陡上坡,因已行走一個早上,走來是備感吃力,走走停停,幸而此路線是陡上後緩坡,走上較陡路段後,稍微好些,全程走在林間,如果不是已經先前走過相當距離感到疲累,走來應該相當愜意,在此遇三人隊伍從大屯自然公園方向過來,原來是雲行前輩等人。
此路線過半後,即沿公司田溪另一支流(草濫仔溪)前進,溪的另一邊,就是巴拉卡公路,因此人車聲相當清楚,但此路徑上,卻要無一人,古道與現代公路距離如此相近,對比卻如此明顯。於11:44AM抵達某一廢棄屋,僅剩部分支柱及水泥地,可供大隊人馬休憩。
未久,出現先前資料上未注意到的掩路芒草,幸而路徑均不長,只要方向判斷正確,均可以快速穿越。
不知名水泥物
11:55AM 抵達百拉卡公路出口(9.3K),稍微攀爬即可以上抵公路,多年來經過此處不計其數,若不是近年多走踏陽明山徑,還不知就在公路旁有此一古道存在。
出口就是從排水溝出來,8:04AM經過此處到11:55AM出來,歷時近3小時。
回到停車場,細看可以看見對面剛走行之古道,中間隔著小溪溝,今日路程,順利按計畫完成。
回家時,才驚覺帶回禮物一隻...毛蟲。
小可:"喔喔,你要小心喔,他可能很噴毛出來射你喔..."

===

菜公坑古道東線、菜公坑瀑布、稜格尾古道、烘爐山、十八彎古道O型



一個不算輕鬆的O型

今日走行距離為7Km,多次上上下下。



2022-8-6 環七星山

上次來環七星山,是2021年的春分,至今正好1年半。秋分之前仍是大熱的「大暑」,據說台北市今天達36.4度,再來一次環七星山。 正是起點靠近公車總站,標示里程為13公里。但今日航跡資料,顯示至少為14.5公里。全程不算快,也不算慢,該休息好好休息,花了6小時。 如預期的,在小油坑...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