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17

2017-2-27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2014年8月22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歷史建築(種類:產業設施)。
 塵芥燒却場,塵土與草芥,即是垃圾之意。燒却場,即是焚化爐。

日本於1895年自清領時期中國手中取得台灣,至1898年,為根絕船染病,開始有自來水建設。隨時間推移,1932年,都市人口漸增,開始建設垃圾焚化廠(燒却場),台灣(台北)的垃圾處理,開始進入垃圾焚化時代,這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里程碑。國民政府時期,直至1987年,才再度開始興建垃圾焚化廠(內湖垃圾焚化廠)。
 
目前的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仍舊掩埋在荒煙漫草之間,雖然外圍違建已經拆除,但仍有部分被遮蔽,本身因為是國有地,一部分也被鐵網圈住,不知道的人,不會知悉這有意思的所在,路線需要注意找一下。

1932-1933年間,台北市共興建了三座垃圾焚化廠,依序分別為:
大龍峒町燒却場:台北市大龍峒町212番地(現:樹德公園)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龍口町5丁目6番地(現:和平西路二段104巷內 )
大安燒却場:台北市大安自十二甲292番地之2(現:信義市場)
  
目前僅餘龍口町塵芥燒却場乙處,其他早已不存。而這個市定歷史建築,命運一度危殆,2005曾辦過會勘,但當年卻被各式民居違建遮蔽,無從一窺全貌,古蹟應該遇到的大火,在這兒也沒缺,2010年發生火災,燒毀一部分,但也等於啟動再整理的契機。主管機關僅能要求承包商仔細拆除,對於混泥土磚牆等,予以保存,2013年11月民眾透過市長信箱機制要求認定,於2014年再度啟動履勘程序,並於當年58次文資審查會議後公告登錄為台北市僅存的一座燒却場歷史建築。


焚化爐內部上方為拱型,但設有垃圾投入口,內部使用"三石耐火煉瓦"。爐內部早已被清除,而且可能有好一段時間被當作民居空間或倉庫好長一段時間。 



這是"一爐"的組成,稱為一爐三床(火床),共有四爐。

"特許岩本式"這幾個即將湮滅的殘存字跡是極具意義的。此焚化爐共有四爐,以耐火磚砌成頂部拱形,後方連結共同煙道與煙囪(煙囪目前已經不存在)。爐前設有鋼筋混凝土造垃圾傾倒台,連接斜坡車道,垃圾可直接載運至上方傾倒口,車道寬度並不大。建築整體可作為當時焚化技術與建築材料構造之見證,具有建築史與技術史上之重要價值。 岩本式通風爐的引入,使得日焚燒量可以達1萬貫(1貫為3.75公斤)。

本爐型之設計,可以參考"龍口町塵芥燒却場"一文,文內有存於總督府的設計圖,資料相當詳細。

岩本式通風爐是專利設計,特許在日文就是專利的意思。

網友調查,此設計"戰前在東京市莆田町(1930年)、下關(1933年)、佐賀(1938年)、甲府市(1938年)等,都曾經用來處理垃圾,但(此)刻於日本已不存在,而在台灣也僅剩下這一座廢棄的了。"(參考出處)

另外一爐,爐口已部分毀損,應該是被拆除填實以為隔間。


建造者為岩本式燒却爐株式會社九州出張所,興建費用為3萬5,744圓,"一共有4個燒却爐,4爐相互連結,高11尺6寸5分,長75尺2寸5分,寬16尺2寸5分,4個爐共用1個鋼筋混凝土造的煙囪,煙囪高120尺,底部直徑7尺,頂部直徑4尺5寸,煙囪頂裝有避雷針1支,另有鋼筋混凝土造仕込台1座,以斜坡道連結地面,以方便清潔隊員用人力車載運垃圾投入燒却口。"(資料引自此處)


此圖可以看見清楚的斜坡清運台

2022-8-6 環七星山

上次來環七星山,是2021年的春分,至今正好1年半。秋分之前仍是大熱的「大暑」,據說台北市今天達36.4度,再來一次環七星山。 正是起點靠近公車總站,標示里程為13公里。但今日航跡資料,顯示至少為14.5公里。全程不算快,也不算慢,該休息好好休息,花了6小時。 如預期的,在小油坑...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