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1, 2012

2011-8-11 平溪尖尖之薯榔尖

暑假周末的假日,從七點起往宜蘭雪山隧道的車早已經回堵到國道3號上,多的是往宜花東度假、烏石鼻衝浪以及宜蘭童玩節的遊客。我們跟著塞了一陣子,決定轉往南深路,經106號市道,前去菁桐,今天的目的地是平溪三尖之一的薯榔尖。

車下高速公路,在南深路上就是完全不同的風景,車輛稀疏,艷陽高照,比較像是暑假該有的慵懶感覺,車過雙溪,車輛更少,多起來的是公路單車的騎乘者以及重機車群,三三兩兩,不多不少。來到菁桐,找地方停車,開始今日平溪尖尖第一站--薯榔尖。

 ===

到達菁桐前,有幾個登山口可以登上薯榔尖,今日是從"二坑口"出發,此一出發點距離菁桐車站約200米,與106市道交叉口有"石筍尖 薯榔尖 盤石嶺 汐平公路 登山口"指示牌,上去路寬,路邊空地可以停4-5部車,如果一日登石筍尖及薯榔尖,此處是很好的出發點

初行,經一沒落之礦工聚落,目前多戶頹傾,但仍有部分住戶散居。依據房舍面寬大致整齊之線條以及不大的路面坡度,可以知道應該原有台車線從前方經過。(門牌為二坑18號)

人面蜘蛛

公蜘蛛體型約為母蜘蛛的1/10,也和母蜘蛛保持一定距離...

部分路段又長又筆直,顯然是台車道遺跡,但已經沒有任何軌道可循了。從上圖右方直行往薯榔尖以及石筍尖。


我們走"菁桐古道"登薯榔尖


此區路況尚良好,一路有步階可以登頂。但人比較少,不似下方菁桐車站的熱鬧,上午此路線似乎只有吾等三名登山客。

老媽沒跟上腳程,把無線電放在路中央,等她來撿拾。小可說會不會被螞蟻搬走...


登頂前的石階,似乎因為地滑而有逐漸位移毀損之狀況,平溪薯榔尖、石筍尖、峰頭尖等三尖,以及慈母峰、孝子山等類似地形,均是地理學上"單面山"之地形。老地層因為推擠而被抬起來,因而形成單面山的地質現象,特性是一面和緩,但一面極為陡峭,而且看來這個運動還在進行中。

山頂視野良好,除野牛隊基石外,旗桿也是一個特色,旗子則因強風早已不存了。雖然在山頂上立旗桿不一定是個好主意,但有旗桿還是要有旗子吧,要不然恐怕也應處理一下旗桿了。


野牛基石4,622米,73年11月所立。山頂腹地不大,無遮陰,夏天爬山真的是非常辛苦,隨後即轉原路下山。

山頂展望極佳,可以一窺石筍尖以及平溪、菁桐等小鎮。

下山途中所見之蛇蛻,看來還頗大一隻。


下山在溪邊沖涼

往石筍尖登山口,因蘇拉颱風而有倒樹,但繞行即可,不形成阻礙。

從菁桐回望薯榔尖,因山型之故,又稱平溪富士山。

接著轉往菁桐,一方面用餐,一方面再進行一個輕旅行。

選洗煤場

石底大斜坑,從遺留下來殘破的辦公室遺跡等,可以想像這個曾為台灣最大以及最久的煤礦規模。

部分台車道遺跡

出坑後即可以在此處運上台車,下送至洗選煤場並裝上火車。

石底大斜坑,目前已經無法進入。


天燈的殘骸,究竟會如何影響平溪菁桐一帶?


菁桐車站



午餐在菁桐街上麵店果腹

所有的觀光客擠在短短而擁擠的菁桐街道,僅少數遊客去看真有古味的石底大斜坑,更遑論登附近的知名郊山薯榔尖或石筍尖,在旅遊深度營造上非常可惜。


你的肥肚肚是怎一回事?

原台陽招待所,後來售於私人做為精舍使用,近年來被文建會選為台灣百景之一,目前整建後售票參觀,外觀修得很新,但參觀限制多,13歲以下無法入內,又有稱"太子賓館",可能是受金瓜石"太子賓館"名稱之影響。

航跡圖

起行 8:40 登頂 9:46 返抵出發點 11:00 來回距離 3.8km

APRS訊號,在峰頂附近;國道3、 5號交會處;市區辛亥路等處收到訊號。最長通訊為9.2KM。

參考閱讀

2022-8-6 環七星山

上次來環七星山,是2021年的春分,至今正好1年半。秋分之前仍是大熱的「大暑」,據說台北市今天達36.4度,再來一次環七星山。 正是起點靠近公車總站,標示里程為13公里。但今日航跡資料,顯示至少為14.5公里。全程不算快,也不算慢,該休息好好休息,花了6小時。 如預期的,在小油坑...

Hot...